在城市的喧嚣中,一座不起眼的击剑馆里,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手持长剑,目光如炬地练习着基本动作,他叫李志远,今年70岁,却依然保持着每周五次的训练频率,他的目标简单而坚定:参加世界击剑锦标赛,这个梦想,在许多人看来或许遥不可及,但李志远却用行动诠释了“年龄只是数字”的真谛。
李志远的击剑之旅始于三年前,退休后,他偶然在电视上看到一场击剑比赛,被选手们优雅而迅猛的动作深深吸引。“那一刻,我仿佛找到了人生的新方向,”他回忆道,“年轻时忙于工作和家庭,从未有机会追求自己的爱好,我终于可以为自己活一次。”起初,家人和朋友都劝他选择更温和的运动,比如太极拳或散步,但李志远坚持己见,他笑着说:“击剑不仅仅是运动,它是一门艺术,一种精神修行。”
在教练张伟的指导下,李志远从零开始学习击剑的基本功,张伟是一位资深击剑教练,曾培养过多名年轻选手,他坦言,最初对李志远的决定感到惊讶。“70岁高龄开始学习击剑,这在国内外都极为罕见,但李老的毅力和热情打动了我,”张伟说,“他从不抱怨,每次训练都全力以赴。”李志远的训练计划包括体能锻炼、技术练习和实战模拟,他每天清晨五点起床,进行半小时的拉伸和有氧运动,然后前往击剑馆练习两小时,下午,他还会花时间研究比赛录像,学习国际顶尖选手的策略。
击剑是一项对体力、反应速度和心理素质要求极高的运动,李志远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体能恢复和关节灵活性,随着年龄增长,他的肌肉力量和耐力自然下降,但他通过科学的饮食和训练计划逐步克服这些困难,他聘请了一位营养师,确保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,同时避免高糖高脂食物,在训练中,他注重基础动作的重复,以强化肌肉记忆。“我不追求速度,而是追求精准和稳定,”李志远说,“每一次出剑,都要像年轻时一样果断。”
李志远的努力没有白费,在去年的全国老年击剑邀请赛中,他获得了男子花剑组的亚军,这场比赛让他信心大增,也让他更坚定了参加世锦赛的目标。“站在领奖台上,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,”他激动地说,“这证明年龄不是障碍,只要心怀梦想,一切皆有可能。”他的故事逐渐传开,吸引了媒体的关注,当地电视台为他制作了一部短片,记录了他的日常训练和比赛经历,这部短片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,许多网友被他的精神感动,称他为“现实生活中的英雄”。

李志远的家庭也从最初的担忧转变为全力支持,他的妻子王秀英说:“起初我怕他受伤,但看到他那么快乐,我也就放心了,他现在整个人都焕发着活力,好像年轻了二十岁。”他的儿子李强补充道:“父亲教会了我们,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,他的执着激励着我们全家去追求自己的梦想。”李志远还积极参与社区活动,组织老年击剑兴趣小组,鼓励更多同龄人加入这项运动,他说:“我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,让其他老人看到,退休生活可以丰富多彩,而不是局限于带孙子或打麻将。”
世界击剑锦标赛是击剑运动的最高级别赛事,参赛选手多为年轻的专业运动员,李志远深知,要实现这一目标,他需要付出更多努力,他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参加多场国内和国际比赛,以积累经验和积分,他的教练张伟表示,虽然挑战巨大,但并非不可能。“李老的技术在不断提升,他的心理素质也非常出色,只要保持健康,他有机会在老年组别中脱颖而出,”张伟说,“更重要的是,他的参与本身就是对体育精神的最好诠释。”
李志远的梦想不仅仅关乎个人成就,还体现了体育的包容性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性,击剑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运动,强调礼仪、策略和自律,这些品质在任何年龄都值得培养,国际击剑联合会近年来也鼓励老年人参与,设立了多个年龄组别的比赛,李志远希望,他的故事能推动社会对老年体育的重视,让更多设施和资源向老年人倾斜。
在训练间隙,李志远喜欢翻阅击剑历史书籍,研究那些传奇剑客的故事,他说:“我最佩服的是意大利剑客埃多阿尔多·曼贾罗蒂,他职业生涯长达数十年,直到晚年仍保持高水平,他让我明白,击剑是一生的追求。”李志远还经常与年轻选手交流,从他们身上学习新技术和理念。“年轻人反应快,但我们老人有经验和耐心,这是一种互补,”他笑着说。
随着世锦赛的临近,李志远的训练强度逐渐加大,他增加了每周的实战练习,模拟比赛场景,以提升抗压能力,他的努力也感染了击剑馆里的其他人,年轻选手小王说:“李爷爷是我们的榜样,他让我们看到,体育精神不分年龄,每次看到他挥汗如雨地训练,我们就没理由懈怠。”

李志远的故事提醒我们,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,在古稀之年,他不仅重新定义了老年生活,还向世界展示了梦想的力量,他的目标或许在别人眼中显得不切实际,但他用行动证明,只要心怀热情,年龄从来不是追梦的障碍,正如他常说的那句话:“剑在手,梦就在。”无论最终能否站上世锦赛的舞台,李志远已经赢得了尊重和敬佩,他的旅程,本身就是一场胜利。







发表评论